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5 | 专题发言 |
双碳目标下城市低碳社区开放空间管理指标体系研究 |
车生泉 | 上海交通大学 |
2 | 08:55-09:20 | 专题发言 |
城市绿地降温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与社会—生态响应 |
周伟奇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3 | 09:20-09:40 | 专题发言 |
视觉指数的城市热环境效应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
周宏轩 | 中国矿业大学 |
4 | 09:40-10:00 | 专题发言 |
建筑和林地景观格局对林地有效遮阴的影响(取消) |
焦 敏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 10:00-10:20 | 专题发言 |
以食物—能源—水为目标的蓝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韧性的理论框架 |
孟凡鑫 | 北京师范大学 |
6 | 10:20-10:30 | 休息 |
休息 |
||
7 | 10:30-10:55 | 专题发言 |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与实践 |
陈卫平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8 | 10:55-11:15 | 专题发言 |
基于多尺度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优化及可持续规划 |
孙 晓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 |
9 | 11:15-11:35 | 专题发言 |
城市绿地降温功能的空间异质性探究(取消) |
王 佳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0 | 11:35-12:00 | 专题发言 |
基于自然的城市热环境安全解决方案:从绿地到蓝绿基础设施网络 |
李俊祥 | 上海交通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5 | 专题发言 |
自然系统未来模型原型 |
岳天祥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2 | 13:45-14:00 | 专题发言 |
微生物驱动的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与耦合模拟 |
王纲胜 | 武汉大学 |
3 | 14:00-14:15 | 专题发言 |
基于时序遥感的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定量评估模型及应用 |
李 晶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4 | 14:15-14:30 | 专题发言 |
全球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
史文娇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5 | 14:30-14:45 | 专题发言 |
三江源区土壤养分高光谱反演 |
周 伟 | 西南大学 |
6 | 14:45-15:00 | 专题发言 |
用rdacca.hp包获取典范分析中单个解释变量的解释率 |
赖江山 | 南京林业大学 |
7 | 15:00-15:15 | 专题发言 |
生态系统服务制图与情景研究进展 |
于丹丹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8 | 15:15-15:30 | 专题发言 |
城市供水系统水—电耦合模拟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
段存存 | 北京师范大学 |
9 | 15:30-15:40 | 休息 |
休息 |
||
10 | 15:40-15:55 | 专题发言 |
基于组合模型的情景模拟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张庆国 | 安徽农业大学 |
11 | 15:55-16:10 | 专题发言 |
中国人口变化趋势与未来情景 |
王英安 |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
12 | 16:10-16:25 | 专题发言 |
中国区县人群热脆弱性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 |
王 情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
13 | 16:25-16:40 | 专题发言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时空分布估算研究 |
孙晓芳 | 曲阜师范大学 |
14 | 16:40-16:55 | 专题发言 |
空间统计模型分析生态交错带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生态特征 |
沈 竞 | 南京林业大学 |
15 | 16:55-17:10 | 专题发言 |
生态过渡带边界的定量识别及时空模拟方法 |
范泽孟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