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15 | 专题发言 |
碳中和十二原则:产业生态学视角 |
石 磊 | 南昌大学 |
2 | 09:15-09:30 | 专题发言 |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碳汇项目开发(取消) |
何友均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3 | 09:30-09:45 | 专题发言 |
Globalization of forest land use: increasing threats on climate-vulnerable regions |
陈 斌 | 复旦大学 |
4 | 09:45-10:00 | 专题发言 |
面向碳中和的可再生能源足迹评价与预测 |
方 恺 | 浙江大学 |
5 | 10:00-10:15 | 专题发言 |
Carbon footprint and embodied carbon transfer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
袁学良 | 山东大学 |
6 | 10:15-10:30 | 专题发言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评估与管理 |
黄蓓佳 | 上海理工大学 |
7 | 10:30-10:45 | 休息 |
休息 |
||
8 | 10:45-11:00 | 专题发言 |
Efficiency of Food-Energy-Water Nexus Across Urban Systems |
张鹏鹏 | 北京师范大学 |
9 | 11:00-11:15 | 专题发言 |
物质流动与金属-能源关联研究 |
汪 鹏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10 | 11:15-11:30 | 专题发言 |
碳中和与水约束下的中国电力长期转型 |
张 超 | 同济大学 |
11 | 11:30-11:45 | 专题发言 |
中国电力系统排放核算研究 |
魏文栋 | 上海交通大学 |
12 | 11:45-12:00 | 专题发言 |
市场型能源政策如何缓解绿色资金缺口?——基于碳市场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资金再分配效应 |
钱浩祺 | 复旦大学 |
13 | 12:00-12:15 | 专题发言 |
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研究 |
余亚东 | 华东理工大学 |
14 | 12:15-12:30 | 专题发言 |
中国固体废弃物的组成与趋势分析 |
王 韬 | 同济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4:00 | 专题发言 |
高寒草甸节肢动物群落对模拟增温的响应:大型开顶箱实验 |
孙书存 | 南京大学 |
2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极端气候下的温带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
郝彦宾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降水脉冲和长期氮添加对温带草甸草原N2O通量的协同效应 |
高伟峰 | 东北师范大学 |
4 | 14:40-15:00 | 专题发言 |
温性草原关键碳循环过程对极端气候事件响应 |
李林峰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 15:00-15:20 | 专题发言 |
草地氧化亚氮排放对降雨格局变化和氮沉降的响应机制 |
石玉杰 | 东北师范大学 |
6 | 15:20-15:40 | 专题发言 |
秋季氮输入弱化物种非同步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效应 |
张云海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7 | 15:40-15:50 | 休息 |
休息 |
||
8 | 15:50-16:20 | 专题发言 |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对增温和氮沉降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 |
董世魁 | 北京林业大学 |
9 | 16:20-16:40 | 专题发言 |
草原碳氮磷循环关键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
王汝振 |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10 | 16:40-17:00 | 专题发言 |
干旱区典型荒漠灌木白刺物候对降水增加的响应与适应 |
鲍 芳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11 | 17:00-17:20 | 专题发言 |
全球环境变化下气孔导度的下降:整合分析 |
梁星云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12 | 17:20-17:40 | 专题发言 |
全球气候变化联网实验研究进展 |
庾 强 | 北京林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