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8 | 专题发言 |
金沙江白鹤滩水库巧家段河岸带植物组成及其区系特征 |
母天燕 | 西南大学 |
2 | 13:38-13:46 | 专题发言 |
三峡库区支流鱼类物种多样性对水库环境的响应 |
王佳慧 | 西南大学 |
3 | 13:46-13:54 | 专题发言 |
孑遗植物金钱松的地理分布及有效保护研究 |
周礼华 | 重庆大学 |
4 | 13:54-14:02 | 专题发言 |
入侵植物的相对多度比群落系统发育均匀度更能解释湿地植物群落对不同入侵程度的响应 |
孙凯 | 兰州大学 |
5 | 14:02-14:10 | 专题发言 |
三峡水库蓄水水淹对立柳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N、P计量特征的影响 |
杨琴 | 西南大学 |
6 | 14:10-14:18 | 专题发言 |
崇明东滩不同收割时间间隔芦苇沼泽的鸟类及其生境特征 |
杨森 | 复旦大学 |
7 | 14:18-14:26 | 专题发言 |
亚热带地区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细根生物量和死亡量动态研究 |
胡明艳 | 福建师范大学 |
8 | 14:26-14:34 | 专题发言 |
多年生草本植物对水分事件顺序的可塑响应:生境范围和入侵性的影响 |
陈家兴 | 贵州大学 |
9 | 14:34-14:42 | 专题发言 |
全基因组数据估计基因流影响下水青冈属分化时间及祖先分布区 |
梁钰 | 北京师范大学 |
10 | 14:42-14:50 | 专题发言 |
阶段依赖的苘麻生物量分配响应于密度的可塑性:土壤水分的有利影响 |
令狐克念 | 贵州大学 |
11 | 14:50-14:58 | 专题发言 |
河口湿地芦苇表型、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 |
陈禹含 | 北京林业大学 |
12 | 14:58-15:06 | 专题发言 |
基于同质园实验的芦苇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研究 |
王警锋 | 山东大学 |
13 | 15:06-15:14 | 专题发言 |
Cd暴露下水曲柳对美国白蛾幼虫的防御水平:元素防御的优势地位 |
谭明涛 | 东北林业大学 |
14 | 15:14-15:22 | 专题发言 |
基于MaxEnt模型的辽宁省曼陀罗入侵区域研究 |
王子文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15 | 15:22-15:30 | 专题发言 |
近现代国际粮食贸易影响中国东部城市中普通豚草种群的遗传格局 |
鲁思然 | 复旦大学 |
16 | 15:30-15:38 | 专题发言 |
我国江苏和上海分布区福寿螺的种类及种群遗传学研究 |
蒲佳佳 | 中国计量大学 |
17 | 15:38-15:46 | 专题发言 |
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大小林窗下灌木遮阴对幼苗层光资源分配的影响 |
李羽翎 | 贵州大学 |
18 | 15:46-15:54 | 专题发言 |
红树植物水势与气孔导度干湿季特征比较研究 |
彭云辉 | 深圳大学 |
19 | 15:54-16:00 | 休息 |
休息 |
||
20 | 16:00-16:08 | 专题发言 |
作物地上地下部性状在间作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中的权衡与协同 |
杨浩 | 中国农业大学 |
21 | 16:08-16:16 | 专题发言 |
10年禁牧未改变藏西北高寒荒漠植物水氮利用策略 |
牛伟玲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22 | 16:16-16:24 | 专题发言 |
刺槐对黄土高原林下草本植物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郭倩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3 | 16:24-16:32 | 专题发言 |
基于MaxEnt模型的延河流域草本植物适生分布与功能性状分析 |
郑诚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4 | 16:32-16:40 | 专题发言 |
基于功能性状和分布地气候因子探讨棕榈科植物的适应性 |
孙逸翔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25 | 16:40-16:48 | 专题发言 |
植物不同器官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元素释放特性 |
张启霄 | 西南大学 |
26 | 16:48-16:56 | 专题发言 |
艾比湖流域植物功能性状最小数据集及空间变异规律 |
陈昱东 | 新疆大学 |
27 | 16:56-17:04 | 专题发言 |
中国大熊猫分布区近四十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
黄艺 | 陕西师范大学 |
28 | 17:04-17:12 | 专题发言 |
东方白鹳巢址选择及栖息地利用的时空格局 |
程磊 | 安徽大学 |
29 | 17:12-17:20 | 专题发言 |
上海地区斑嘴鸭与绿头鸭的迁徙追踪 |
马蕊 | 华东师范大学 |
30 | 17:20-17:28 | 专题发言 |
风电场对越冬雁鸭类多度、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的影响-以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越冬地崇明东滩为例 |
赵闪闪 | 华东师范大学 |
31 | 17:28-17:36 | 专题发言 |
海南热带云雾林附生维管植物对宿主的选择性研究 |
王艺宸 | 海南大学 |
32 | 17:36-17:44 | 专题发言 |
海南长臂猿不同家族群栖息地食源植物多样性分析 |
张安安 | 海南大学 |
33 | 17:44-17:52 | 专题发言 |
海南长臂猿现有栖息地与松树林潜在栖息地间的食源植物及环境特征比较研究 |
柳帅 | 海南大学 |
34 | 17:52-18:00 | 专题发言 |
海南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地上生物量动态 |
田立新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35 | 18:00-18:08 | 专题发言 |
附生苔藓-乔木宿主共栖关系的网络结构研究 |
胡海霞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