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8 | 专题发言 |
Cd胁迫对银中杨幼苗生长、离子稳态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
吴虹霏 | 东北林业大学 |
2 | 13:38-13:46 | 专题发言 |
基于CATS模型的干旱荒漠煤矿排土场优势滞尘植物配比 |
刘琴 | 北京林业大学 |
3 | 13:46-13:54 | 专题发言 |
基于RUSLE模型的太行山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王丰 | 中科院遗传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4 | 13:54-14:02 | 专题发言 |
太行山中山区小流域尺度“三生”用地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农户生计的影响 |
齐菲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5 | 14:02-14:10 | 专题发言 |
2021年春季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研究 |
刘志远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6 | 14:10-14:18 | 专题发言 |
生态优化导向下重庆市休闲农业旅游布局及实施路径 |
路庆玲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
7 | 14:18-14:26 | 专题发言 |
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区防风固沙服务特征及其驱动力 |
崔立晗 | 浙江大学 |
8 | 14:26-14:34 | 专题发言 |
青藏高原地区农业活动能-碳-水耦合影响分析 |
于璐 | 北京师范大学 |
9 | 14:34-14:42 | 专题发言 |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西南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评价 |
冷仙 | 云南大学 |
10 | 14:42-14:50 | 专题发言 |
“喜马拉雅东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微优先区系统规划 |
叶锦 | 云南大学 |
11 | 14:50-14:58 | 专题发言 |
青藏高原典型农牧区氮流长期动态及其优化策略 |
王方方 | 北京师范大学 |
12 | 14:58-15:06 | 专题发言 |
自然保护地的空间选址规划评估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
张纪 | 云南大学 |
13 | 15:06-15:14 | 专题发言 |
山区道路如何改变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以中国西南山区邛崃山为例 |
李红林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14 | 15:14-15:22 | 专题发言 |
青藏高原重大建设工程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
胡一帆 | 陕西师范大学 |
15 | 15:22-15:30 | 专题发言 |
山西煤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
潘换换 | 山西大学 |
16 | 15:30-15:38 | 专题发言 |
升金湖水生植被恢复对越冬水鸟多样性的促进效应 |
冀祥林 | 安徽大学 |
17 | 15:38-15:46 | 专题发言 |
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多重压力源的响应——以千岛湖为例(1990-2018年) |
张真 | 上海海洋大学 |
18 | 15:46-15:54 | 专题发言 |
近30年千岛湖流域产水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朱志洪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19 | 15:54-16:00 | 休息 |
休息 |
||
20 | 16:00-16:08 | 专题发言 |
石林风景区喀斯特溶痕生境中自然恢复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
李坤 | 浙江农林大学 |
21 | 16:08-16:16 | 专题发言 |
基于GWR模型的黄土高原土壤保持服务供需平衡及驱动因素分析 |
贾子续 | 长安大学 |
22 | 16:16-16:24 | 专题发言 |
树种多样性组配对南亚热带人工林早期树木生长的影响 |
胡佳佳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环森保所 |
23 | 16:24-16:32 | 专题发言 |
京津冀地区城市PM2.5污染岛效应: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 |
王一旭 | 兰州大学 |
24 | 16:32-16:40 | 专题发言 |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珠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时空演变分析 |
张梦娜 | 长安大学 |
25 | 16:40-16:48 | 专题发言 |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关键生态问题诊断及修复工程布局路径—以阿克苏河流域为例 |
谢玲 | 新疆大学 |
26 | 16:48-16:56 | 专题发言 |
陕南典型金矿尾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陈芮 | 长安大学 |
27 | 16:56-17:04 | 专题发言 |
解释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时空格局及其对滨海湿地恢复的意义(Explain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macro benthos functional groups on restored wetlands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coastal wetland restoration) |
汪茂秋 | 上海海洋大学 |
28 | 17:04-17:12 | 专题发言 |
落叶松-龙牙楤木复合系统是否可以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质量?-基于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性质 |
高平珍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